什么是認知
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和語言等。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信息,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人的行為,這個過程就是信息加工的過程,也就是認知過程。 人的認知能力與人的認識過程是密切相關的,可以說認知是人的認識過程的一種產物。一般說來,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感知(感覺、知覺)、思維(想象、聯想、思考)等都是認識活動。認識過程是主觀客觀化的過程,即主觀反映客觀,使客觀表現在主觀中。
認知的基本理念
人類將自己對事物的詮釋,稱之為:認知。
人對客觀事物的認知,是從自己感知開始的;如果一個人沒有自我的感知活動,那么,就不可能產生出認知,反過來,這種感知也是人類特有的認知形式。
如:我們對蘋果本質特性的認知。
當一個蘋果作用于我們的感覺器官時,在心念思維的運作中,我們的心念會通過對視覺信號的讀取,清楚它的色澤;通過對嗅覺信號的讀取,明白它的清香;通過對味覺信號的讀取,了解它的味道、知道它的酸甜;通過對觸覺信號的讀取,體會它的平滑與質感等等,然后,再將色澤、清香、味道、酸甜、平滑與質感等等情節進行智能的統合與銜接,得出具有整體效應的蘋果統合信息。經由人之記憶思維功能的作用,會將蘋果的統合信息,進行信息資料的存儲。當我們用自己的語言形式,來詮釋所要辨認的蘋果時,就會使用記憶庫中所儲備的信息資料。我們記憶庫中所儲備的蘋果信息——資料,就是我們對它的認知。信息資料越是全面,那么,對蘋果的認知就越完整,詮釋的內容就越豐富。
認知的基本概述
1、過程
認知過程是個體認知活動的信息加工過程。認知心理學將認知過程看成一個由信息的獲得、編碼(Encoding & Coding)、貯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連續的認知操作階段組成的按一定程序進行信息加工的系統。信息的獲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覺的作用就在于獲得信息。信息的編碼是將一種形式的信息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的貯存和提取、使用。個體在知覺、表象、想象、記憶、思維等認知活動中都有相應的信息編碼方式。信息的貯存就是信息在大腦中的保持,在記憶活動中,信息的貯存有多種形式。信息的提取就是依據一定的線索從記憶中尋找所需要的信息并將它取出來。信息的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對新信息進行認知加工。在認知過程中,通過信息的編碼,外部客體的特性可以轉換為具體形象、語義或命題等形式的信息,再通過貯存,保持在大腦中。這些具體形象、語義和命題實際就是外部客體的特性在個體心理上的表現形式,是客觀現實在大腦中的反映。認知心理學將在大腦中反映客觀事物特性的這些具體形象、語義或命題稱為外部客體的心理表征,簡稱表征(Representation)。通常,“表征”還指將外部客體以一定的形式表現在大腦中的信息加工過程。
2、風格
認知風格是個體習慣化的信息加工的方式,又稱認知方式。認知風格是個體在長期的認知活動中形成的、穩定的心理傾向,表現為對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偏愛。個體常常意識不到自己存在這種偏愛。而且幾乎每個人都不一樣。
3、策略
認知策略是指導認知活動的計劃、方案、技巧或竅門。人腦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瞬間進行多種操作,為了順利地加工大量的信息,人只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在每一時刻選擇特定的信息進行操作,并將整個認知過程的大量操作組織起來。因此,認知策略對認知活動的有效進行是十分重要的。
4、元
元認知是個體對自己的認知活動的認知。元認知由三種心理成份組成:一是元認知知識,主要包括個體對自己或他人的認知活動的過程、結果等方面的知識;二是元認知體驗,指伴隨認知活動而產生的認知體驗和情感體驗;三是元認知監控,指認知主體在認知過程中,以自己的認知活動為對象,進行自覺地監督、控制和調節。元認知監控主要包括確定認知目標、選擇認知策略、控制認知操作、評價認知活動并據此調整認知目標、認知策略和認知操作等環節。元認知監控是元認知最重要的心理成份。
相關科學表述
認知過程:亦稱“認知歷程”。
(1)傳統上指認識過程,指人腦以感知、記憶、思維等形式反映客觀事物特性及其關系的心理過程。
(2)皮亞杰學派用語,指通過對原有的認知結構(圖式)對刺激物進行同化和順應達到平衡的過程。這是結構主義認知心理學的觀點。
(3)信息加工認知心理學的用語,指個體接受、編碼、貯存、提取和使用信息的過程。它通常由感知系統(接受信息)、記憶系統(信息編碼、貯存和提取)、控制系統(監督執行決定)、反應系統(控制信息輸出)等4種成分構成的模式。
H.西蒙認為,人類認知有3種基本過程:
(1)問題解決。采用啟發式、手段-目的分析和計劃過程法。
(2)模式識別能力。人要建立事物的模式,就必須認識各元素之間的關系,如等同關系、連續關系等。根據元素之間的關系,就可構成模式。
(3)學習。學習就是獲取信息并將其貯存起來,便于以后使用。學習有不同的形式,如辨別學習、閱讀、理解、范例學習等。
認知風格
認知風格是指個人所偏愛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認知方式。例如:有人喜歡與別人討論問題,從別人那里得到啟發;有人則喜歡自己獨立思考。個體在認知風格上的差異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兒童時期所表現出來的某種認知風格可能會保持到成年。認知加工方式有許多種,主要有: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沖動和沉思、同時性和繼時性。
認知能力
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存儲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們一般所講的智力,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等。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獲得各種各樣的知識,主要依賴于人的認知能力。
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是指導認知活動的計劃、方案、技巧或竅門。人腦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瞬間進行多種操作,為了順利地加工大量的信息,人只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在每一時刻選擇特定的信息進行操作,并將整個認知過程的大量操作組織起來。因此,認知策略對認知活動的有效進行是十分重要的。